“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牧歌式的悠闲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山间乡野。
建宁县地处武夷山麓中段,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连续四届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是休闲安养的“天然氧吧”。

稻田如画 熊海栋 摄
一样的绿水青山、一样的乡土情结,如何通过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含金量”?建宁县不断寻找差异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路子。
“春看桃梨夏观荷,秋览红叶冬品梅,五月云端杜鹃红,九月黄玉金针香”的赏花格局,为建宁县打响“清新花乡·福源建宁”旅游品牌形象的名片,发挥绿色优势,建宁举办“为荷而来”“花海跑”等主题活动,全面推行“景县合一·全域建宁”旅游发展模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还有,一批差异化、有特色的民宿,在建宁的美丽山水间,恬然“绽放”。
果园里的托斯卡纳庄园、荷塘月色下的修竹人家、石蛋群貌里和高山石涧旁的香溪花谷;建在树上的野庐山庄;海拔1858m金铙山上的小木屋……特色民宿,让乡村“绿色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资本,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据了解,上半年建宁县接待旅游总人数149.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和134.9%。
今年以来,建宁县通过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洽谈会,探索“绿色金融+旅游”模式,引导辖内7家银行机构与建宁旅游发展公司、民宿经营主体等多家企业签署信贷合作项目8个,重点支持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达1.696亿元。
其中,今年5月,在县金融办的积极协调推动下,建宁县农业银行给予县域旅游龙头企业福建闽江源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收费权质押贷款授信1.2亿元,目前已投放5600万元。

游客在赏荷 熊海栋 摄
金铙山景区位于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4A级景区,运营已十余年。“这笔资金主要用于修缮景区基础设施,优化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特色夜景。”公司副总经理柯巧英说,景区华丽“变身”后,今年1-6月份,游客人数比增173.55%、景区门票收入比增140.78%。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建宁县还不断为绿色发展优化金融动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
建宁县先后引落莲海玉家、闽源金声玉振、黄坊研学小镇旅游开发、建宁县信妙园药材种植及综合教育基地等一批绿色生态康养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
未来,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建宁将大有可为。